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呼气试验或胃镜活检等检测确认。如果确诊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
(2)对于长期胃酸反流、慢性胃炎等情况,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
2.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
(1)避免高盐、高脂肪、腌制或熏制食物,如咸菜、烧烤等,这些食物含有较多致癌物质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2)限制烟酒摄入,尤其是酒精会直接损伤胃粘膜,诱发炎症反应。
(3)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果摄入,研究显示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护胃粘膜,降低肠上皮化生进展风险。
(4)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轻胃部负担。
3.定期医学监测
(1)建议每6个月至1年复查胃镜,根据胃粘膜状态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更严重的病变。
(2)如果存在明显异型增生或其他恶变倾向,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干预。
4.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可能间接加重胃粘膜损伤,应积极管理。
(2)注意精神压力调节,过度焦虑可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加剧病情。
中度肠上皮化生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通过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为严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