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保持合理饮食
高脂肪、高糖分的摄入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应适量减少。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避免过度油腻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推荐25-30克,可以通过全谷物、水果和蔬菜获得,有助于促进消化及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聚集。
控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以减轻肝脏解毒压力。
2.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可以改善脂肪肝状况,帮助身体代谢多余脂质。
力量训练每周2次以上,有助于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进一步保护肝脏功能。
3.控制体重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原因,降低体重5%-10%可以有效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采用科学减重方法,每周减重控制在0.5-1公斤范围内,避免快速减肥引起的身体代谢紊乱。
4.避免药物滥用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意见。特别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保健品等需谨慎使用。
5.定期健康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测(如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对于高危人群如病毒性肝炎携带者或长期饮酒者,监测尤为重要。
对于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腹部超声检查以排查肝脏结构异常或脂肪肝情况。
6.预防感染性疾病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注意不要共享针头、剃须刀等容易传播病毒的物品。
如果存在丙型肝炎感染风险,应尽早筛查和治疗,因为丙肝可导致慢性肝病甚至肝癌。
肝脏调理需要从饮食、运动、体重管理、药物使用等多方面综合干预,同时主动预防相关疾病并进行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