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发生部位:
心肌梗死:涉及心脏的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被阻塞时,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坏死。
脑卒中:涉及脑部的血管。阻塞可能发生在颅内或颅外的动脉,导致大脑某一部分缺血缺氧,脑组织损伤。
2.症状表现:
心肌梗死: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或胸部不适,多伴有放射至左肩、背部、颈部及下颌的疼痛。另外可能伴随呼吸急促、冒冷汗、恶心等。
脑卒中:症状因受影响的脑区而异,可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面部偏瘫、言语困难、视力模糊、头晕或意识丧失。
3.发病诱因:
心肌梗死:多与高脂饮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史等风险因素相关。
脑卒中:除上述共性因素外,高龄、房颤、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是重要诱因。
4.诊断与治疗:
心肌梗死:常通过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术。
脑卒中:通常使用CT或MRI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方式依赖于是否存在出血,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溶栓及支持疗法。
虽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是不同的疾病,但它们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和部分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戒烟限酒以及保持适当的运动习惯。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是及早识别并管理可控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