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扁桃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细菌和矿物质,其中含有钙质和磷酸盐等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吞咽后,这些成分进入胃部,通常被强酸性胃液(pH值约1.5-3.5)腐蚀并分解。
2.胃肠道对异物的耐受性较强,小于2厘米的颗粒或结石类物质一般能够顺利通过整个消化系统,最终排出体外。根据研究,超过90%的无害异物都能在1-3天内通过排便排出。
3.在个别情况下,如果扁桃体结石体积较大或边缘较尖,有可能引起黏膜轻微划伤,进而导致腹痛、恶心、呕吐或便血等症状。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4.长期反复吞咽扁桃体结石可能提示个人口腔卫生不足或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炎症会导致腺体结构改变,从而使扁桃体隐窝更容易积存食物残留,形成新的结石。需要重视口腔健康管理,包括每日刷牙、使用漱口水以及定期清洁扁桃体隐窝。
如果吞咽扁桃体结石后没有出现不适,不需特别担心;若伴随消化道症状或存在长期扁桃体炎病史,建议及时与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