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支持性治疗:
(1)代谢异常纠正:肝衰竭常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等,应通过静脉输液或药物补充平衡电解质水平。
(2)脑水肿防治:肝衰竭容易引发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必要时采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3)凝血功能改善: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可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制剂以减少出血风险。
2.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对于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来控制病毒复制。
(2)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并给予护肝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促进肝细胞修复。
(3)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肝脏损伤。
(4)其他因素如酒精性肝病或中毒性肝损伤,则需迅速清除毒素并避免进一步接触有害物质。
3.肝移植:
当肝脏不可逆损伤且其他治疗无效时,肝移植是唯一治愈手段。根据临床指标如MELD评分评估肝移植的必要性。术前需做好配型与感染筛查,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排斥反应。
肝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重症,尽早识别病因并开始治疗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量饮酒、不滥用药物,以及定期筛查慢性肝病,以降低发生肝衰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