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病毒,在心脏捐献过程中,有可能通过供体组织感染受体。
2.移植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这会降低受者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从而引发相关的肝脏疾病。
3.尽管有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或控制乙型肝炎,但对于器官移植受者来说,额外的病毒感染风险会影响整体预后和生活质量。
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移植且没有其他合适供体可用时,一般不建议使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脏进行移植。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受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与严密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