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病症是由脂质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狭窄或阻塞,进而影响血液流向腿部。通常在运动时,由于肌肉对氧气需求增加,血液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疼痛。休息时,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减少,症状会有所缓解。
2.周围动脉疾病:这是动脉硬化在下肢动脉的具体表现,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一些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的存在,发病风险增加。研究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2%-20%的人群存在某种程度的周围动脉疾病。
3.坐骨神经痛:虽然与血管问题不同,但坐骨神经痛也可能在走路时引起腿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狭窄等问题可以压迫神经根,引发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静止时减轻。
4.肌肉或肌腱劳损:长时间的运动、走路姿势不当或某些运动损伤也可能导致肌肉或肌腱负担过重,产生疼痛。在此情况下,休息能够帮助缓解症状。
建议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尽早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和相应治疗方案。及时管理相关潜在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