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常由长期肝损伤引起,如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如乙型和丙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毒素,从而可能引发肝性脑病。
2.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肝硬化患者中约为30-45%。该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甚至昏迷。其主要机制是血液中的氨等有害物质积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3.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包括感染、电解质失衡、消化道出血、过量蛋白摄入等。每一次昏迷事件都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因此需要尽早干预。
4.治疗方面,首先应识别和去除诱因,例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通过药物如乳果糖和利福昔明降低血氨水平,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5.长期管理建议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合理饮食(低蛋白、高纤维)、避免酒精以及遵医嘱按时服药。还有可能需要考虑是否适合接受肝移植评估。
多次昏迷显示肝功能明显不全,需重视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这种状况要求密切的医学监护和综合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