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持续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病毒感染持续超过六个月。急性感染在这段时间内并未清除病毒,从而转变为慢性感染。
2.全球影响:全世界有超过2.5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的流行率特别高。
3.传播途径: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共享注射针头或不安全的输血也可能是传播途径。
4.症状多样: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有些可能出现疲劳、黄疸、食欲不振、腹胀等表现。
5.疾病进展:约15%至40%的慢性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定期监测和治疗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6.检测与诊断: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测确定,包括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和HBVDNA水平等指标。
7.治疗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缓肝损伤。治疗方案需依据病毒特性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8.预防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并建议避免高风险行为以减少感染几率。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早期检测和适当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定期随访和采取预防措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