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尤其是犬类、蝙蝠、猫等哺乳动物。在这些动物身上,病毒可以通过咬伤、抓伤或舔舐开放性伤口进入人体。
2.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通常在暴露于阳光和空气中时会迅速失去活性。研究显示,在室温下,狂犬病毒在几小时内便不可检测。
3.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控制流浪狗数量和疫苗接种不足的地区。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尤其是在城市或受控动物管理区域,直接接触狂犬病毒的风险极低。
4.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接触到被感染动物(如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处理未妥善处置的动物尸体。在这些情况下,应遵循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并避免直接接触。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直接接触狂犬病毒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与某些野生动物或未接种疫苗的宠物接触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避免与可疑动物接触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