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诺欣妥结合了两种活性成分,沙库巴曲和缬沙坦。沙库巴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够增加血管舒张因子和利尿因子的水平,促进血管扩张,减少血容量负担。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的后负荷。
2.临床疗效:在一项名为PARADIGM-HF的研究中,诺欣妥相较于传统ACE抑制剂恩拉普利,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住院率。数据显示,使用诺欣妥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20%,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了21%。
3.副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高血钾和肾功能恶化。与其他类似药物相比,诺欣妥引起咳嗽的概率较低,但仍需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4.使用注意事项:诺欣妥不适用于有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尚未明确其在孕妇或哺乳期的安全性,因此不推荐这些人群使用。特别是在开始治疗时,应谨慎调整剂量,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诺欣妥作为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通过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控可能的副作用和个体差异,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