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黄色化合物,由红细胞分解产生。主要分为两种: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也称为直接胆红素)。
2.在肝脏中,未结合胆红素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这一过程使胆红素能够通过胆汁排泄。
3.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病,会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影响胆红素代谢。当肝细胞受损时,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从肝细胞中排出,导致其水平在血液中升高。
4.直接胆红素升高可导致黄疸,即皮肤和眼白出现黄色。这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胆红素沉积于组织所致。
5.检测血清中的直接胆红素水平对于评估肝功能损伤和鉴别不同类型的黄疸非常重要。在戊型肝炎患者中,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认识到直接胆红素在戊型肝炎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有效监控病情的发展。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对于肝炎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