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太冲穴:
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冲穴有助于疏肝理气、平肝潜阳,常用于缓解肝阳上亢引发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2.风池穴:
在后颈部,枕骨下,两侧斜方肌外缘,与乳突之间的凹陷处。
刺激风池穴有助于散风清热,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等与肝风相关的症状。
3.曲池穴:
位于肘部外侧,屈肘时,在肱骨外上髁内缘的凹陷处。
曲池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因肝火过旺导致的各种不适。
4.内关穴:
位于前臂内侧,手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该穴位能宁心安神、调节气血流通,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
5.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侧,髌骨下缘直下3寸,胫骨前脊外侧约一横指处。
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有利于整体气血调和。
在使用穴位疗法时,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及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及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