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明确诊断原因
大便失禁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
痔疮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结构损伤。
长期的严重痔疮可能引起肛周组织松弛,影响控便能力。
合并其他疾病,如肛裂、肛瘘、盆底功能障碍等。
2.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大便规律,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和饮水量(每日1500-2000毫升)软化粪便,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负担。
避免久坐,每日适当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荐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步行。
排便时避免过于用力,控制排便时间在3分钟以内,以减轻肛门压力。
3.药物治疗
使用温和的润肠通便药物,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帮助调节大便性状,避免排便过硬或腹泻情况加重症状。
外用药物如痔疮栓剂或肛门软膏可缓解炎症和不适。
4.物理治疗
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每天3组、每组10次的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应用生物反馈疗法监测并强化括约肌功能,具体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者,可考虑手术修复括约肌功能。常见方法包括肛门括约肌修补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
如果痔疮本身较为严重,通过痔环切术或切除术解决基础问题,同时保护肛门功能完整性。
6.病因关联疾病筛查
检查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或认知障碍,这些情况可能需要额外治疗措施介入。
评估女性患者有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必要时配合盆底康复治疗。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控制症状至关重要,应坚持综合治疗并定期随访以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