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痔疮是导致肛门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当腹部压力增加或排便用力过大时,静脉充血膨胀,容易引发出血。痔疮患者可能会在粪便表面看到鲜红色的血液,并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2.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小裂口,通常由排便太硬或用力过度导致。肛裂的典型症状是排便时出现剧烈的疼痛和少量鲜血,血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上长出的异常组织,有时可引起无痛性出血。虽然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仍应进行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4.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可能导致直肠出血。这些情况通常伴随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
5.其他原因:包括感染、创伤或肿瘤等,也可能引发肛门出血,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蹲厕时经常出现肛门出血,建议尽早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保持饮食纤维摄入和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