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湿热下注型:
症状表现:肛门灼热疼痛,症状加重时可伴有便血、红肿热痛。
中医解释:湿热之邪下迫大肠,阻塞血脉,导致局部充血、水肿。
2.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肛门胀痛,便后出血,肿块较硬且按压疼痛明显。
中医解释:情志不畅或久坐久立等因素导致气机郁滞,血行受阻,血脉瘀滞于局部。
3.脾虚气陷型:
症状表现:肛门坠胀,无力感,便血色淡,伴有面色萎黄、疲乏无力。
中医解释:脾气虚弱,不能升举清阳,导致内脏下垂,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痔疮。
4.寒湿凝滞型:
症状表现:肛门冷痛,排便困难,痔疮触之凉且疼痛。
中医解释:寒湿内侵,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失调,局部血行不畅,形成寒凝血瘀。
5.阴虚火旺型:
症状表现:肛门少量出血,灼热感显著,伴有口干、盗汗、心烦易怒。
中医解释:阴液亏虚,虚火上炎,血热妄行,导致局部出血、灼热疼痛。
注意以上每种证型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应的中医病机,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混合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