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化学性质:
盐酸倍他司汀:其化学名称为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dihydrochloride,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甲磺酸倍他司汀:其化学名称为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methanesulfonate,也呈白色结晶性粉末,同样易溶于水。
2.药理作用:
双方均通过调节内耳血管的微循环改善内耳淋巴液循环,从而缓解眩晕、耳鸣等症状。
两者对组胺H1受体和H3受体具有部分拮抗作用,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外周血流量。
3.临床疗效:
盐酸倍他司汀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在美尼尔氏病及其他与前庭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治疗中表现出相似的疗效。
根据多数研究数据,两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
4.剂型和用法:
盐酸倍他司汀常见剂型多为片剂,常规剂量为每日24-48毫克,分次口服。
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剂型可能包括片剂和口服溶液,常规剂量也为每日24-48毫克,分次口服。
5.不良反应:
二者常见的不良反应类似,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盐酸倍他司汀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在治疗效果、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化学盐形式的不同。患者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