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是什么意思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或血管损伤,导致大脑神经元受损,进而影响认知、记忆和日常生活能力。

1.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意外(如中风)关系密切。约20%-30%的中风患者会在发病后发展为血管性痴呆。这一类型的痴呆通常在中风后短时间内出现,并且症状可能会随着每次新的脑血管事件而加重。

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疾病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高出两倍以上。

3.临床上,血管性痴呆患者常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以及情感行为异常等症状。还可能伴有步态不稳、颤抖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可以帮助确认血管损伤的范围和位置,从而辅助诊断。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以及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积极管理慢性病有助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