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呼吸功能管理:
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以排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使用振动排痰器或叩击疗法帮助清除痰液。
必要时给予氧疗,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2.疼痛控制:
术后早期使用硬膜外镇痛或自控镇痛泵(PCA),有效缓解疼痛。
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口服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鸦片类药物。
避免过度依赖镇痛药,逐渐减少用量,促进患者早日活动。
3.感染预防: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和疼痛等感染迹象。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加强手卫生,并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4.营养支持:
早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
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营养,尤其是在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
监测营养状态,避免营养不良导致的并发症。
5.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
可以安排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干预,必要时使用抗抑郁药物。
家属的陪伴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应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
以上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