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适当大小的火罐、酒精棉球、镊子和打火机。为了避免感染,所有工具应进行充分消毒。
患者需要取舒适体位,通常是俯卧或坐位,暴露要治疗的皮肤区域,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将酒精棉球夹在镊子上,点燃后迅速放入火罐内部,然后快速拿出。这样会产生负压,使火罐紧贴皮肤。
将火罐迅速扣在选定的穴位上,确保火罐与皮肤密合,形成良好的负压状态。常用穴位包括背部的肾俞、大椎、膻中等。
一般每次留罐时间为5至15分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防出现水泡或严重淤血。
结束时,用手轻轻按压火罐周边,让空气进入以解除负压,然后取下火罐。若发现皮肤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拔火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紫色印迹,这属于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后会自行消退。患者应避免风寒侵袭,保持温暖,以巩固疗效。
拔火罐适用于肌肉酸痛、风湿关节炎、感冒等症状,但不适用于皮肤破损、有出血倾向或高热患者。某些心脏病、高血压及孕妇应谨慎使用,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