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药物治疗: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的核心,包括以下几类:
改良型抗风湿药物,例如甲氨蝶呤,是一线用药,可有效减缓关节破坏。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以靶向调节免疫系统,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对传统药物效果不佳者。
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可用于缓解急性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应谨慎。
2.定期监测和随访: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引起多系统损害,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如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关节影像学变化以及心血管风险等。每3-6个月复诊一次,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康复治疗与运动:
适量的运动能维持关节功能,推荐低强度、有氧锻炼,例如游泳、步行。
理疗、热敷或冷敷可帮助减轻局部炎症及疼痛。
关节保护训练和专业康复师指导有助于减轻负担,避免加重疾病。
4.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着重摄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减少高脂、高糖食品摄入。
戒烟,因为吸烟会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率及病情恶化风险。
保持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或社交支持缓解压力,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5.防治并发症:
提防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并发症,必要时服用预防性药物。
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其他系统表现,比如肺纤维化或眼部病变,并及时干预。
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整和心理支持,目的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不可逆的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