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影像学检查以及直肠内视镜检查,以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及大小。患者需进行肠道清洁准备,以确保无粪便残留影响视野。
2.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者静脉镇痛,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保持一定的清醒状态以配合术中操作。
3.内镜插入:将柔性内镜缓慢插入直肠,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精确观察肿瘤的位置及其周边结构。
4.肿瘤标记:使用专用染色剂对肿瘤边缘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剥离时能够清晰辨认。
5.剥离过程:通过电刀或超声刀沿标记边缘切开,逐步剥离肿瘤与正常黏膜分界处的纤维组织。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周围组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6.出血控制:若出现出血情况,使用电凝或止血夹进行处理,以确保术野的干净和操作的安全。
7.切除后的处理:完整剥离肿瘤后,对剥离面进行消毒,并可能进行缝合以促进愈合。
8.病理检查:切除的肿瘤组织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以确认肿瘤性质,并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9.术后管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住院监护以确保无并发症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该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但仍需术后定期复查,以监测是否有新发病变。术前全面评估以及术后严格管理均为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