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理活检: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取样进行病理活检。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样本,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如是否为炎症、良性增生或者恶性病变。
2.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结合影像学检查,如上消化道造影、CT或MRI,以更好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3.内镜超声:如果怀疑病变可能侵袭深层组织,内镜超声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深度,并辅助判断淋巴结受累情况。
4.实验室检查: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例如肿瘤标志物检测,以辅助诊断。
及时明确病变性质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如果确诊为恶性病变,应尽早与专业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选择。在等待最终确诊过程中保持密切随访,遵从医嘱,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