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耳部穴位
饥点:位于耳屏前部,有助于抑制过度食欲。
内分泌点:位于耳垂下方三角窝区域,可帮助调节体内激素平衡。
胃点:位于耳轮脚附近,刺激该穴可改善消化功能,减少胃部负担。
2.腹部穴位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剑突连接线中点,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问题。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约三指宽处,通过刺激该穴,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率。
3.腿部穴位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四指宽处的胫骨旁侧,常用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力。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三指宽的位置,刺激该穴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水肿现象。
适量按摩或针灸这些穴位时,应注意手法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