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可能原因
术后水肿:移植后的角膜组织可能因手术创伤导致持续性水肿,表现为角膜混浊。
排斥反应:免疫排斥可引起角膜移植物的混浊,常伴有眼红、视力下降等症状。
感染:术后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和瘢痕形成,使角膜显得不透明。
移植物萎缩或失活:供体角膜质量较差或术中操作不当可能影响移植物的透明度。
基质问题:原发眼病未完全控制,受者的角膜基质可能持续影响透明度。
2.必要检查
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是否存在水肿、炎症细胞或排斥环。
眼压测量:判断是否有高眼压引起继发损害。
前房抽吸或培养:如怀疑感染,可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角膜层间结构及移植物的状态。
免疫学评估:如怀疑排斥反应,检查炎症标志物水平。
3.可能治疗方法
药物调整:若为排斥反应,需要加强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果怀疑感染,则需使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
去除障碍:如发现移植物皱褶、水肿严重,可考虑局部加压包扎或使用脱水剂。
重新手术:若移植物确实失活或萎缩,可能需要再次进行角膜移植。
治疗基础疾病:针对原发角膜疾病的持续影响,应联合用药以减少病变对新移植物的干扰。
无论具体原因如何,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长期白色不透明均需及时就诊,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