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吸气5秒钟,屏住呼吸2秒,然后缓慢呼气7秒。每次进行3-5分钟,可以帮助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2.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作息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加重焦虑感。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缓解压力的化学物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跑步或瑜伽,每天20-30分钟即可。
4.饮食管理:适量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镁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鱼类和绿叶蔬菜,有助于稳定情绪。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剧焦虑。
5.心理疏导:倾诉自身感受是减轻情绪负担的重要方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情绪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
6.减少信息过载:长期暴露于大量负面新闻或社交媒体内容可能增加内心的烦躁感。建议适当减少每天的信息摄入时间,给自己留出一段安静的独处时间。
以上方法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坚持,同时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如果焦虑情绪持续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获得更有效的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