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有11个标准吗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自闭症的诊断并不是基于简单的11个标准,而是依据国际通用的分类系统,如《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或《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十一版(ICD-11)。根据这些诊断标准,自闭症的核心特征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以及行为兴趣等方面的异常。

1.社会交往障碍:

在社会情境中存在显著的困难。例如,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的互动。

对发展社会关系感到困难,包括对同龄朋友缺乏兴趣,或者很难理解他人情绪和意图。

缺乏对社交互动的主动性,表现为不愿分享兴趣或情感,也很少参与双向交流。

2.语言及非语言交流障碍:

言语发育延迟,甚至完全缺乏语言能力,但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表达需求,比如手势。

即使具备语言能力,言语使用方式通常存在异常,例如重复他人的话(模仿性语言)或用词刻板。

在语言交流中缺乏灵活性,很难理解隐喻、幽默或者复杂的对话内容。

3.行为、兴趣和活动的局限性及重复性:

表现出高度的行为刻板化,例如反复摆弄某些物品或身体动作。

沉迷于某些有限领域的兴趣,并对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和焦虑。

对环境中的感官信息过度敏感或迟钝,例如对声音极其敏感或对疼痛表现迟钝。

4.症状表现的时间和范围:

症状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即2至3岁时开始明显。

它们会显著影响个人日常生活的功能水平,如学习、工作能力或人际交往。

5.共病情况:

自闭症常伴随其他神经发育障碍,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或癫痫。

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或抑郁。

ICD-11和DSM-5并未明确提出“11个标准”这一诊断模式,而是强调以分类学为基础的综合判断。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通过早期干预和支持,包括行为疗法、语言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