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调控
接受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识别引发怒火的触发点,学会更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
进行正念冥想训练,通过专注呼吸或关注当下感受,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减少冲动反应。
学习与情绪相关的知识,理解愤怒的来源并建立适当的应对策略。
2.生理因素管理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应保证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
饮食失衡也是诱因之一,可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以及含有镁的绿色蔬菜,这些成分有助于情绪稳定。
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快走或瑜伽练习,可以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改善情绪。
3.社会支持与沟通技巧
借助倾诉或社交活动缓解负面情绪,朋友、家人等亲密关系可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
掌握非暴力沟通技巧,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误解或矛盾。建议在与人交流时,用“我感觉”代替指责性语言,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4.医学干预(必要时)
如果易怒伴随持续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可以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情绪稳定剂。
排查潜在的身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低血糖症,这些可能会影响情绪稳定性。
5.环境管理
减少高压力场景的暴露,尝试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避免长期接触令情绪激动的内容,例如过度暴力或负能量的网络信息。
长期坚持这些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易怒症状,同时需要定期回顾进展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如果症状严重或难以自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