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齐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1.宫颈癌疫苗的作用机制: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如16型和18型)引起的感染。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还与阴茎癌、肛门癌及一些口咽部肿瘤有一定关联。低危型病毒(例如6型和11型)还会引发生殖器疣。
2.针对女性的接种建议:宫颈癌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未发生性行为或性行为早期的女性,一般推荐接种年龄为9至26岁。即使已发生性行为,仍有益于接种,因为可能尚未感染所有病毒亚型。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疫苗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的发生率。
3.针对男性的接种意义:男性接种疫苗可以降低自身感染的风险,并减少将病毒传播给伴侣的可能性。对于男性而言,疫苗还能预防因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肛门癌、部分咽喉肿瘤等疾病。推荐接种年龄同样为9至26岁,但部分国家已放宽到45岁。
4.接种程序与剂次:通常分三次完成,分别在第0、2、6月份注射,也有的疫苗方案为第0、1、6个月。对于14岁以下的人群,某些疫苗只需两剂即可获得足够保护。
5.禁忌症与注意事项: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孕妇以及急性重症患者暂不适宜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轻微反应,但严重副作用极为少见。
宫颈癌疫苗无论对女性还是男性,都具有广泛的预防意义,尤其是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早接种并配合定期筛查是最有效的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