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宫颈癌术后的AJCC分期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叶宇齐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病情分析:AJCC分期系统用于评估宫颈癌术后的肿瘤特征,以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其依据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1.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宫颈。

T1a:微小浸润癌,显微镜下诊断。

T1a1:浸润深度≤3毫米且水平扩展≤7毫米。

T1a2:浸润深度>3毫米但≤5毫米,且水平扩展≤7毫米。

T1b:临床可见病变或显微镜下大于T1a2。

T1b1: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

T1b2: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但≤4厘米。

T1b3:肿瘤最大直径>4厘米。

T2:肿瘤侵入子宫外但未达骨盆壁或阴道下1/3。

T2a:未侵及周围组织。

T2a1:肿瘤最大直径≤4厘米。

T2a2:肿瘤最大直径>4厘米。

T2b:侵及周围组织。

T3:肿瘤达到骨盆壁或阴道下1/3。

T3a:达到阴道下1/3。

T3b:扩散至骨盆壁和/或引起输尿管阻塞。

T4:肿瘤侵入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或超出骨盆界限。

2.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

通过以上的T、N、M分类信息,可以组合确定宫颈癌术后AJCC的具体分期,从而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