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具有知觉的昏迷状态:
虽然处于昏迷中,但某些患者的大脑可能仍保留一定的意识水平,可以通过特定的刺激(如声音、触摸)引发轻微的身体反应。
大脑成像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对语言或情感相关刺激可能会有特定的脑区激活。
康复的几率较高,因为大脑部分功能仍在运作,可通过治疗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
2.无知觉的昏迷状态:
患者完全缺乏意识和觉察,对任何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包括痛觉测试。
脑干反射可能依旧存在,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但这些属于自动化生理反应,不代表意识存在。
长时间的无知觉昏迷通常预示着不良的预后,可能发展为植物人状态或脑死亡。
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早期区分昏迷状态下的知觉水平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及早识别具备知觉的迹象可能有助于采取更积极的康复措施,提高患者苏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