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出血风险:溶栓治疗后的出血风险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研究显示,在溶栓治疗后,大约3%至5%的患者可能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
2.时间窗限制:溶栓治疗通常要求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以降低出血风险并提高疗效。延误治疗可能增加出血几率和严重程度。
3.评估标准:在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既往病史、当前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权衡溶栓的潜在收益与风险。
尽管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干预手段之一,但其可能引起的严重脑出血风险需要在治疗前进行充分评估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