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病机制:特发性震颤被认为与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元活动过度有关,尤其是小脑、丘脑和相关通路。这些区域负责运动协调和平衡,当其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不自主抖动。
2.遗传因素:约50%以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这提示该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有特发性震颤,其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3.症状特点:特发性震颤通常在手部开始,表现为书写或拿取物品时的抖动,也可影响头部、声带甚至腿部。抖动的频率一般为4-12次每秒。在紧张、疲劳或使用含咖啡因饮料后,症状可能加重。
4.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因为目前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震颤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5.治疗方法: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和抗癫痫药物。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如丘脑刺激术。减少咖啡因摄入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特发性震颤并非致命性疾病,但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早期识别和有效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