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初步检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视觉问题,例如视力模糊、眼疲劳或头痛等。还需使用视力表进行初步视力测试,以评估裸眼视力水平。
2.客观验光:
使用自动验光仪器进行初步测量。这一步提供一个大致的屈光度数,包括近视和散光的程度。
采用检影法进一步确认屈光状态,此方法通过反射光线来评估眼球的屈光度变化,更加精准。
3.主观验光:
使用试镜架和镜片箱,通过主观调节找到最清晰舒适的矫正度数。此过程要求患者反馈以调整球镜度(近视)和柱镜度(散光)。
确定最佳矫正视力,确保患者在佩戴该度数的眼镜后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4.交叉圆柱镜检查:此检查用于精确测量散光的轴向和度数,通过旋转不同角度的圆柱镜片确定最合适的散光矫正参数。
5.双眼平衡:确保两只眼睛的矫正度数协调一致,以避免由于度数差异导致的不适感,如复视或眼疲劳。
6.特殊检查:如有必要,可进行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及斜视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眼科疾病。
以上流程帮助诊断和矫正近视与散光共存的情况,确保提供准确的视力矫正方案。保持定期眼科检查至关重要,以随时调整矫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