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激素水平变化
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显著升高,而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这种变化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从而容易引起出汗。
2.体内水分的调整
怀孕阶段,体内血容量会比平时增加30%至50%,为了适应胎盘供血需求。分娩之后,子宫逐渐恢复,身体需要重新调整多余的水分,这些水分一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出汗来排泄。
3.新陈代谢增加
产妇因为分娩所消耗的体力较大,同时需要为母乳喂养提供能量,基础代谢率会有所升高。代谢增强也可能促使汗腺分泌增多。
4.恢复过程中的体温调节
分娩后,产妇身体需要修复并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体温轻微波动,引发汗液分泌增加。这种情况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即所谓“夜间盗汗”。
产后出汗通常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一般持续数天到数周即可逐渐缓解。但如果伴随发热、乏力或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等病理性原因。如果没有异常,可以保持日常适宜的饮食和作息,不必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