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当饮水量不足时,身体通过减少排尿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尿液因浓缩而颜色加深,表现为黄色甚至深黄色,同时可能变得浑浊。这通常与尿液中矿物质、盐类和代谢废物浓度升高有关。
2.长期饮水不足还会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例如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引起尿液浑浊,并伴有异味、排尿疼痛等症状。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应尽早就医。
3.除了饮水量不足,尿液浑浊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感染(细菌、真菌)、尿液中存在脓细胞或血液、过多的蛋白质排泄或药物副作用。仅凭尿液浑浊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4.适量饮水是防止尿液浓缩和浑浊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日应摄入1500至2000毫升水,但具体需求需根据年龄、性别、活动量和气候条件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能够改善尿液浓度并降低相关疾病的风险,若持续尿液浑浊或伴随其他不适表现,需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明确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