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的评估:心肌缺血是指心肌因供血不足导致氧气和营养供应不够的一种状态。即使没有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心肌缺血,如平板试验或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会影响治疗决策。
2.动脉狭窄程度:心脏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动脉狭窄的程度。一般认为,当狭窄超过70%时,特别是在左主干或前降支等重要位置,可能增加严重事件风险,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3.其他风险因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心脏事件史都会影响治疗选择。如果存在高风险因素,即便无症状,也可能考虑介入治疗以预防未来心血管事件。
4.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管理(如抗凝药、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些措施可能足以控制病情,无需立即进行侵入性治疗。
5.支架术的适应症:支架置入主要用于缓解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肌梗死风险,或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对于无症状患者,尤其在非关键血管狭窄的情况下,放置支架的必要性需要谨慎评估。
最终,是否放置支架需由心脏科医生结合具体检查结果和患者个体风险评估后做出决策。在处理心肌缺血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症状,还应关注长期的健康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