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心梗病例的80%以上。由于动脉壁内脂质斑块积聚,导致冠状动脉逐渐变窄,一旦斑块破裂,血小板会在受损处凝集,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引发心梗。
2.冠状动脉痉挛:占心梗病例的10-15%。部分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但冠状动脉突然剧烈收缩,同样可以引发心梗。这种情况多见于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或使用某些药物之后。
3.血栓形成:在现有的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于血压波动、血脂异常或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血管内膜破损,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动脉完全堵塞。
4.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并且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进一步提高心梗风险。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波动较大,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心梗风险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
6.高脂血症: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梗风险。
7.吸烟:吸烟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8.其他因素:肥胖、缺乏运动、家族遗传史、不健康饮食习惯、长期压力等均为心梗的危险因素。
预防心梗需要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戒烟、控制饮食、定期运动以及保持心理平衡。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疾病,以降低心梗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