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使得食物的消化吸收变得困难。研究表明,从50岁开始,每10年基础代谢率下降约5%。
味觉和嗅觉敏感度下降,影响食欲。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60%的人味觉敏感度比年轻时低。
牙齿问题如掉牙或义齿不适导致咀嚼困难,进而影响食欲。
2.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可显著影响人的食欲。调查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中有30-50%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
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交互动可导致饮食习惯不规律,减少进食量。
3.疾病因素:
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可能导致疲劳和厌食,影响进食。
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降压药和抗抑郁药。
4.环境与饮食习惯:
进餐环境不舒适,如光线不足、空间狭小等都会影响食欲。
饮食单一缺乏变化,营养密度低,不合口味也是常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身体了解潜在的健康问题;改善进餐环境和饮食质量,确保食物多样化且易于消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交活动。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食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