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水平: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2.心血管危险因素:
包括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等。
每新增一个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3.靶器官损害:
靶器官包括心脏、脑、肾脏和大血管等部位。
常见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微量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下降等。
4.分级方法:
低危:仅有正常高值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1级高血压伴有1-2项危险因素,但无靶器官损害。
高危:1级高血压伴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存在明显靶器官损害;2级高血压伴1-2项危险因素。
极高危:3级高血压,或2级高血压伴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合并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卒中)。
高血压分级和危险评估是个体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应定期监测血压,并结合危险因素的动态变化调整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