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诊断评估: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来确认胆管的阻塞位置和程度。必要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也是常用的诊断工具。
2.病因治疗:
如果是胆结石引起的阻塞,可能需要进行ERCP以去除胆结石。
如果是肿瘤压迫导致的阻塞,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或放置支架以缓解阻塞。
如为炎症性疾病,则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及消炎药物。
3.支持疗法:
在病因明确前以及治疗过程中,支持性疗法如静脉输液、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临床状态。
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
4.后续管理:
根据病因的不同,长期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如慢性胆管炎患者可能需要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
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促进胆汁流动。
及时识别胆道阻塞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胆红素水平至关重要。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及个体状况制定,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