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适应症:ESD适用于治疗黏膜层内的病变,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变。这些病变通常仍限于黏膜层,没有浸润到更深的组织,因此能够通过内镜下完整切除。
2.技术优势:与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相比,ESD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切割,允许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同时降低复发风险。研究显示,ESD能有效地达到80%至90%以上的完全切除率。
3.风险与并发症:尽管ESD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仍可能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具体风险发生率因操作技术和病变位置而异,通常出血的发生率在1%至5%,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
4.术后管理: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随访,以监测是否有残留病变或复发迹象。定期内镜检查是标准程序。
对于直肠的最级别增生或局灶癌变,若仅限于粘膜层且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ESD是一个合适且有效的治疗选项。该方法能避免更具侵入性的外科手术,同时保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