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esd手术不能切除癌症

2025-06-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通常不用于切除癌症的根本原因是它主要适用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尤其是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而不能深入到更深的组织层次或处理转移性癌症。

1.适应症范围有限:

ESD手术主要针对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和早期结直肠癌等局限于消化道黏膜层的病变。这些病变尚未突破黏膜层或侵袭到更深的肌层或浆膜层,因此可以通过内镜手段进行切除。而对于已经浸润至黏膜下层甚至更深部位的癌症,切除的难度显著增加,残留癌细胞和复发的风险较高。

2.无法处理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淋巴结转移。ESD手术仅限于局部病变的切除,不涉及区域淋巴结清扫。如果癌症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即便原发病灶被完全切除,转移病灶仍然可能导致癌症进展。

3.操作深度受限:

ESD手术是一种内镜操作技术,主要在消化道腔内完成,仅限于剥离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以下约0.5-1毫米的深度。对于侵袭至更深肌层或其他脏器的癌症,其技术能力不足以彻底切除病变。

4.局部复发风险增加:

如果癌症已经侵犯到黏膜下层或更深处,即使通过ESD部分切除也难以确保边界的完全阴性(无癌细胞),因此可能会遗留癌细胞,导致局部复发。

5.复杂情况需要更加综合治疗:

中晚期癌症通常需要结合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学科治疗策略,而非单一的内镜手术能够解决。

ESD手术是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方法,但其局限性决定了只能在特定的早期癌症情况下应用,若发现癌症已浸润深层组织或发生转移,则需要更为全面的治疗计划。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