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生理性原因:
新陈代谢旺盛: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出现局部出汗现象,尤其是在睡觉时头颈部接触枕头的部位。
环境温度过高:室内温度偏高或衣物过厚会导致体温升高,增加脑后部位的出汗量。
运动量增加:婴幼儿活动量较大时,即使是简单的手脚摆动,也可能引起明显的出汗。
2.病理性原因:
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发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夜间或入睡后的多汗,特别是脑后部位。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会造成身体代谢率显著提高,表现为出汗增多,包括脑后部。
交感神经功能异常:部分儿童可能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失调而导致出汗过多,通常伴有其他异常表现。
其他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钙血症,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多汗症状。
3.需警惕的信号:
若孩子除了脑后出汗外,还伴有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骨骼畸形(如枕秃、鸡胸)等症状,需考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可能。
如同时伴有发热、咳嗽、食欲下降等感染表现,需及时就诊排查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持续且严重的多汗需关注是否与代谢性或遗传性疾病相关。
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活方式或补充营养。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不要过分捂盖,定期带孩子晒太阳,并合理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