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合理饮食
少食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避免油炸、腌制食品。过多摄入此类食物容易导致脂肪肝、胃部不适等问题。
补充蛋白质,多吃鸡蛋、鱼类、大豆等有助于修复肝细胞,同时减轻胃部负担。
保证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可以促进消化道健康,防止便秘。
2.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刺激胃黏膜,引起慢性炎症。
酒精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每日饮酒量应控制在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或完全戒酒可最大程度保护肝脏和胃。
3.养成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肝脏主要在夜间进行解毒和代谢功能。
饭后2小时内不要躺下,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风险。
4.避免盲目用药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需要时遵医嘱使用,切勿随意加量或混合用药。
胃药也需谨慎使用,滥用可能掩盖潜在病症,延误治疗时机。
5.保持心理健康
长期压力、焦虑会影响胃酸分泌,导致胃动力障碍,甚至引发胃溃疡。
通过运动、兴趣爱好或心理咨询舒缓情绪,有利于肝脏和胃的整体健康。
6.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胆红素)和胃镜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早发现潜在疾病,可以及时干预并改善预后。
坚持上述做法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和胃的健康水平,同时降低相关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