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感是由胃部空虚还是小肠空虚引起

2025-05-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饥饿感主要是由胃部和小肠共同作用引起的,涉及多种生理机制。

1.胃部:当胃部空虚时,胃壁上的细胞会产生一种叫做“饥饿素”的激素。研究表明,这种激素在进食前水平最高,它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刺激下丘脑的饥饿中心,使人产生饥饿感。

2.小肠:小肠中的细胞也参与调节饥饿感。这些细胞会对食物分解后的营养成分进行感知。当小肠没有足够的营养成分时,会减少一些抑制食欲的激素如PYY和GLP-1的分泌,从而增强饥饿感。小肠的蠕动和分泌活动减少,也会导致饥饿感增加。

3.血糖水平:血糖水平的变化也是影响饥饿感的重要因素。低血糖会刺激下丘脑的感觉神经元,使人感到饥饿。

4.神经反馈机制:包括迷走神经传递的信息,会综合胃和小肠的状况,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饥饿感。

饥饿感不仅仅由胃部或小肠单独引起,而是二者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保持规律饮食和均衡营养可以帮助有效管理饥饿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