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吸收:肌肉注射后,药物首先通过扩散或主动运输方式从注射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相较于口服给药,肌肉注射可以避免胃肠道及首过效应的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通常,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在30分钟到2小时内达到高峰。
2.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组织和器官。不同药物的分布取决于其理化性质、血流量和组织通透性。脂溶性药物容易穿透细胞膜,广泛分布于体内,而水溶性药物则更多地分布在血浆中。
3.代谢:大多数药物在肝脏中经过酶促反应被代谢转化,变成更易排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代谢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羟基化等Ⅰ相反应和结合反应等Ⅱ相反应。某些药物也可能在其他组织如肺、肾等处进行代谢。
4.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终通过尿液、粪便、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排泄速度。
肌肉注射后的药物通过上述复杂的过程在体内发挥作用并最终被清除。理解这一代谢路径有助于合理用药和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