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操作原理:拔火罐通过加热或使用抽气泵在杯子内创造负压,从而将皮肤和表层肌肉吸入杯子。这种负压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帮助减轻炎症、加速愈合。
2.适应症状: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背痛、颈痛、肩膀僵硬等肌肉骨骼问题。同时也被认为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减轻疲劳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
3.疗效和研究:
一项2015年的系统评估发现拔火罐对慢性非特异性背痛和颈痛可能有短期缓解作用。
另一项2018年的研究显示拔火罐在减轻肌肉疼痛方面比传统理疗方法有显著效果。
尽管一些人报告了积极结果,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4.可能的副作用:拔火罐可能引起皮肤瘀斑、水泡、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为降低风险,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在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病变的部位使用。
5.注意事项: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以及有凝血障碍的人应谨慎使用拔火罐疗法。
操作前应确保设备清洁,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吸附时间,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拔火罐后应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
拔火罐疗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的作用,但其效果和安全性需要因人而异地加以考虑。在选择这种疗法时,应咨询专业医师并遵循相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