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负责调节血糖水平。当胰腺β细胞受到损伤或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常有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并破坏胰岛素分泌的β细胞,使得胰岛素几乎完全缺乏。
2.胰岛素作用缺陷:即使胰岛素分泌正常,但如果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也会导致糖尿病。这种情况常见于2型糖尿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肥胖、遗传因素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脂肪细胞增大后,会释放出影响胰岛素作用的物质,使得肌肉和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3.遗传因素:家族史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而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为明显。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长期压力都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脂肪堆积,继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长期高能量摄入会增加胰腺负担,导致β细胞疲劳甚至功能受损。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胰岛素敏感性也随之降低。研究表明,45岁以上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糖尿病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肥胖和长期压力,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