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机制: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扩散性,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当癌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后,首先会在附近的局部淋巴结内生长,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
2.分期与预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系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分期的重要因素之一。N阶段表示淋巴结状况: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1-3个区域淋巴结受累。
N2:4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受累。
淋巴结转移往往意味着预后较差,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策略。
3.诊断方法: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及PET-CT能够发现淋巴结是否存在异常增大。淋巴结活检或手术切除后进行的病理学检查则是确诊淋巴结内是否含有癌细胞的金标准。
4.治疗策略:当直肠癌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受累淋巴结。
放疗:术前或术后放疗可以缩小肿瘤、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化疗:辅助化疗用于杀灭残存癌细胞,防止进一步扩散。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效。
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尽快进行专业检查和评估,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